卡式血型鉴定是一种基于凝胶微柱技术的血型检测方法,通过抗原-抗体反应判断血型。当检测结果为“ABO血型A型”时,具体含义如下:
1. 卡式血型鉴定的基本原理
技术原理:在卡式法的微量柱中,填充特制的凝胶介质或玻璃珠。红细胞与相应抗体(如抗A、抗B)反应后,若发生凝集,凝块会被凝胶阻挡而停留在柱体上层;未凝集的红细胞则沉到底部。
结果判读:
阳性(A型):抗A试剂孔中红细胞凝集在上层(如显示4+、3+等评分),抗B孔无凝集。
阴性(非A型):红细胞沉到底部,无凝集。
2. ABO血型A型的含义

抗原-抗体特征:
红细胞表面抗原:A型血的红细胞携带A抗原,但不含B抗原。
血清抗体:血清中含抗B抗体(IgM类),不含有抗A抗体。
临床意义:
输血时需选择A型或O型供血者,避免输入含B抗原的血液引发溶血反应。
器官移植需匹配A型或AB型供体。
3. 卡式法检测A型血的具体步骤
1. 样本处理:将待检者红细胞配制成1%生理盐水悬液。
2. 加样:在卡式板的抗A、抗B试剂孔中分别加入红细胞悬液,反定型孔加入标准A、B型红细胞和待检者血清。
3. 离心:专用离心机以特定转速离心,使未凝集红细胞下沉。
4. 结果观察:
A型血:抗A孔凝集(阳性),抗B孔无凝集(阴性),RhD孔根据是否凝集判断Rh阳性/阴性。
4. 卡式法的优势与注意事项
优势:
标准化:操作程序化,结果稳定且可保存。
灵敏度高:可检测弱抗原(如亚型)和不完全抗体。
自动化兼容:适合批量检测,减少人为误差。
注意事项:
红细胞悬液浓度需适中(通常1%),过浓或过稀可能导致假阴性。
避免污染(如纤维蛋白干扰),需充分离心去除血浆杂质。
某些疾病(如白血病)可能导致抗原减弱,需结合试管法验证。
5. 特殊情况的处理
亚型或异常反应:若抗A孔凝集较弱(如1+或2+),需考虑A亚型(如A2、A3)或获得性类B抗原,需进一步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认。
反定型不符:若正定型为A型但反定型显示与A型红细胞凝集,可能因自身抗体或冷抗体干扰,需重新洗涤红细胞或更换检测方法。
总结
卡式法检测结果为“ABO血型A型”,表明受检者红细胞携带A抗原,血清中含抗B抗体。该方法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准确性,但需注意操作细节及特殊情况的验证。如需进一步确认亚型或复杂血型,需结合基因检测或传统试管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