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A测血型是通过检测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抗原来判断血型。具体方法包括正向定型(检测抗原)和反向定型(检测血清中的抗体),两者需结合以确保准确性。
1. 正向定型(红细胞定型)
试剂:抗A单克隆抗体试剂(浅蓝色液体)和抗B试剂(浅黄色液体)。
操作步骤:
在玻片或试管中分别加入抗A和抗B试剂。
滴加待测者的红细胞悬液,混合后观察是否发生凝集。
结果判断:
若抗A试剂凝集,抗B不凝集→A型;
抗B凝集,抗A不凝集→B型;
两者均凝集→AB型;
均不凝集→O型。
2. 反向定型(血清定型)
使用已知的A型、B型红细胞检测待测血清中的抗体,以验证正向定型结果。
若正向与反向定型不符,需排查冷凝集、亚型或疾病干扰等因素。
3. 注意事项
温度:避免低温导致的冷凝集干扰,建议室温(20~24℃)操作。
特殊人群:新生儿、老年人或抗原减弱的患者需采用灵敏度更高的试管法。
试剂保存:标准血清需冷藏保存,使用前平衡至室温。
二、血型鉴定凝集口诀
凝集反应的判断可通过以下口诀快速记忆:
“抗A凝则A,抗B凝则B;两者都凝AB,都不凝O型”
补充规则:
正向定型:根据抗A、抗B试剂的凝集情况直接判断红细胞抗原类型。
反向定型:若血清与A型红细胞凝集→含抗A抗体(B型或O型);与B型红细胞凝集→含抗B抗体(A型或O型)。
凝集结果对照表:
| 抗A试剂凝集 | 抗B试剂凝集 | 血型结论 |
|-|-|--|
| + |
| A型 |
| + | B型 |
| + | + | AB型 |

|
| O型 |
三、异常情况处理
1. 混合凝集:可能为亚型(如A2型)或疾病导致抗原减弱,需进一步检测或外送鉴定。

2. 冷凝集素干扰:将样本37℃孵育后离心,消除非特异性凝集。
3. 自身抗体干扰:需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去除吸附的抗体。
四、参考资料与扩展
ABO血型系统:抗原由基因控制,A、B为显性基因,O为隐性基因。
临床应用:输血、器官移植、新生儿溶血症分析等均依赖准确的血型鉴定。
技术发展:凝胶微柱法和全自动分析仪提高了检测标准化程度。
通过上述方法及口诀,可快速掌握血型鉴定的核心逻辑,但复杂案例仍需结合实验室专业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