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输血时的凝集反应
1. 凝集反应的原理
A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,血清中含抗B抗体;O型血的红细胞无A/B抗原,但血清中含抗A和抗B抗体。
若O型血输给A型受血者:
O型血的红细胞(无A/B抗原)不会被A型血清中的抗B抗体攻击,因此不会直接凝集。
但O型血清中的抗A抗体会与A型红细胞上的A抗原结合,可能引发溶血反应,尤其在大量输血时。
若A型血输给O型受血者:
A型红细胞会被O型血清中的抗A抗体直接凝集,导致严重溶血。
2. 输血原则
正常情况下应输同型血,仅在紧急情况下少量输注O型血(需去除血浆中的抗A/B抗体)。
二、新生儿溶血风险(母婴血型不合)
1. 发生条件

母亲为O型血,父亲为A型血时,胎儿可能遗传A型血(50%概率)。母体产生的抗A抗体通过胎盘攻击胎儿红细胞,引发ABO溶血。
2. 风险程度
ABO溶血发生率约为40%,但症状通常较轻,主要表现为黄疸,少数需光疗或换血治疗。
与Rh溶血相比,ABO溶血极少导致胎儿水肿或死胎。
3. 预防与处理
孕期无法预防,但可通过抗体效价监测评估风险。新生儿出生后需密切监测黄疸,及时光疗或药物治疗。
三、总结
| 场景 | 凝集/溶血风险 | 解决方案 |
||--|-|
| 输血 | O型血输给A型时,红细胞不凝集,但大量输血可能因血清抗体导致溶血。 | 优先输同型血,紧急少量输O型血需去除抗体。 |
| 母婴溶血 | 母亲O型+父亲A型时,胎儿可能溶血(症状较轻)。 | 产后监测黄疸,必要时光疗或换血。 |
注意:无论是输血还是新生儿溶血,均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,避免自行判断或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