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A亚型分类及特征
A亚型是ABO血型系统中A型抗原的变体,通常因基因突变导致糖基转移酶活性降低或结构改变,进而影响抗原表达强度。以下是常见A亚型及其特点:
| 亚型 | 抗原特征 | 血清学表现 | 基因型 | 备注 |
|-|--|--||--|
| A1 | A抗原表达强,H抗原弱;含A1特异性抗原 | 与抗-A及抗-A1均呈强凝集(4+);血清中无抗-A1抗体 | A101/A101 或 A101/O | 最常见A亚型,占A型人群的80%以上 |
| A2 | A抗原较弱,H抗原较强;缺乏A1抗原 | 与抗-A反应较弱(2+),与抗-A1不反应;血清中可能含抗-A1抗体(约1%~8%) | A201/A201 或 A201/O | 占A型人群的10%~20% |
| A3 | A抗原呈混合凝集(部分细胞凝集,部分不凝集) | 与抗-A呈弱凝集(1+~2+),镜下可见混合凝集(MF型);血清中可能含抗-A1 | A3等位基因 | 需通过吸收放散试验确认 |
| Ax | A抗原极弱,需增强反应条件(如延长孵育时间) | 与抗-A不凝集或弱凝集,但与抗-AB可能凝集;血清中含抗-A1 | Ax等位基因 | 易误判为O型,需结合反定型及基因检测 |
| Am | A抗原微弱,仅通过吸收放散试验检测 | 常规抗-A不凝集,但吸附洗脱后释放A抗原;血清中可能含抗-A1 | Am等位基因 | 需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认 |
| Aend | A抗原仅限于红细胞边缘(边缘凝集) | 抗-A呈环状凝集,离心后分散;血清中可能含抗-A1 | 罕见变异型 | 需结合显微镜观察及基因分析 |
| Ael | A抗原无法检出,仅通过基因检测确认 | 常规血清学检测为O型;基因检测显示A等位基因存在 | Ael等位基因 | 需与孟买型(H抗原缺失)鉴别 |
二、AB亚型分类及特征
AB亚型表现为A和B抗原共表达异常,通常因基因重组或酶活性改变导致:
| 亚型 | 抗原特征 | 血清学表现 | 基因型 | 备注 |
||--|--||--|
| A2B | A抗原为A2型,B抗原正常 | 正定型:抗-A弱(2+),抗-B强(4+);反定型:血清中可能含抗-A1 | A201/B | 需通过抗-A1及抗-H反应确认 |
| CisAB | A和B抗原由同一染色体上的突变基因编码(罕见) | 正定型:抗-A及抗-B均弱;反定型:血清中可能含抗-A或抗-B | CisAB等位基因 | 易误判为A或B型,需家系调查及基因检测 |
| B(A) | B抗原中混杂A抗原(B型红细胞表达微量A抗原) | 正定型:抗-B强(4+),抗-A弱(1+);反定型:血清中含抗-A | B(A)等位基因 | 需通过吸收放散试验及基因测序鉴别 |
| AweakB | A和B抗原均减弱 | 正定型:抗-A及抗-B均弱(1+~2+);反定型:血清中可能含不规则抗体 | 复合杂合突变 | 需排除疾病或药物影响 |
三、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
1. 血清学检测:
2. 分子生物学检测:
3. 临床意义:
四、总结
ABO亚型的复杂性要求结合血清学、分子生物学及临床背景综合分析。对于正反定型不符的样本(如A抗原减弱或AB型异常),需通过增强试验、基因检测及参比实验室鉴定,避免误判。临床输血前务必确认亚型,选择相容性血液制品以确保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