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型是人类血液成分(如红细胞、血浆等)表面抗原的遗传标记系统,目前已知共有4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,包含378种抗原。以下从主要分类、抗原特性及临床应用角度进行说明:
一、主要血型系统分类
1. ABO血型系统
分类依据:根据红细胞表面的A、B抗原类型分为4种:
A型:红细胞有A抗原,血清中含抗B抗体。
B型:红细胞有B抗原,血清中含抗A抗体。
AB型:红细胞同时有A和B抗原,血清中无抗A/B抗体。
O型:红细胞无A/B抗原,血清中含抗A和抗B抗体。
遗传规律:由染色体上的IA、IB、i基因控制,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(例如,父母均为O型,子女只能是O型)。
亚型:如A型进一步分为A1(占80%)和A2(占20%),后者可能因抗原性弱被误判为O型。
2. Rh血型系统
分类依据:红细胞是否携带D抗原:
Rh阳性(Rh+):有D抗原(占全球多数,如中国汉族约99.7%为Rh+)。
Rh阴性(Rh-):无D抗原(俗称“熊猫血”,中国汉族仅约0.3%)。
临床意义:Rh阴性者若输入Rh阳性血或女性妊娠Rh阳性胎儿,可能引发严重溶血反应。
3. 其他重要血型系统

Hh血型系统(孟买血型):缺乏H抗原(ABO抗原的前体),红细胞无法合成A/B抗原,常被误判为O型,需输注同型血液(全球罕见,印度发生率较高)。
MNS血型系统:含M、N、S、s抗原,部分抗体可能引发新生儿溶血病。
Kell血型系统:抗K抗体可能导致严重新生儿溶血症。
Duffy血型系统:Fy抗原缺失者对间日疟原虫免疫。
二、稀有血型举例
1. RhNull(黄金血):红细胞完全缺失Rh系统所有抗原(如D、C、E等),全球仅不足50例,可输给任何Rh血型。
2. 孟买血型(恐龙血):因缺乏H抗原导致无法形成A/B抗原,需特殊配型输血。
三、血型应用与意义
1. 输血医学:需严格遵循同型输血原则(如O型为“万能供血者”,AB型为“万能受血者”,但现代医学建议避免跨血型输血以减少风险)。
2. 妊娠管理:Rh阴性孕妇需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预防胎儿溶血。
3. 疾病关联:不同血型可能影响疾病易感性(如O型血新冠重症风险较低,A型血胃癌风险较高)。
总结
人类血型系统复杂多样,临床以ABO和Rh系统为核心,其他系统多用于特殊医学场景。了解自身血型对医疗急救、生育健康等至关重要。如需更详细的血型遗传或疾病关联信息,可参考相关医学文献或专业检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