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的,B型Rh阴性血属于稀有血型,在中国常被称为“熊猫血”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1. Rh阴性血型的稀有性

Rh阴性血型是指红细胞表面缺乏D抗原的血型,与常见的Rh阳性血型(含D抗原)相比,全球范围内Rh阴性血型的比例差异较大:
中国人群:总体比例约为4.04‰(即每千人中有4人),不同地区差异显著。例如,新疆Rh阴性比例最高(9.9‰),而广西最低(1.82‰)。
汉族人群:Rh阴性比例仅占0.3%-0.4%,属于稀有血型。
2. B型Rh阴性血的稀有程度
在ABO血型系统中,B型血约占中国人口的10%,但结合Rh阴性后,B型Rh阴性血的比例进一步降低:
汉族人群:B型Rh阴性的比例约为0.102%(即每万人中约1人),而AB型Rh阴性更为罕见(约0.034%)。
与其他民族的对比:少数民族如苗族、蒙古族等Rh阴性比例较高(苗族达13%),但B型Rh阴性仍属稀有。
3. 临床意义与注意事项
输血风险:Rh阴性患者若输入Rh阳性血,可能引发免疫反应,需严格匹配血型。
妊娠管理:Rh阴性女性若胎儿为Rh阳性,需在孕期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,避免新生儿溶血症。
献血与备血:建议Rh阴性人群主动登记为稀有血型献血者,并提前储备自身血液以备急需。
4. 全球对比
欧美人群:Rh阴性比例较高(约15%),因此B型Rh阴性在欧美不算极度稀有,但在亚洲仍属罕见。
B型Rh阴性血在中国属于稀有血型,尤其汉族人群中的比例极低。这类人群需特别注意医疗安全,提前做好血型登记和备血准备。如需进一步了解稀有血型的分布或临床应对措施,可参考相关医学研究或联系当地血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