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整体分布概况
中国A型血人口占比约为28.72%,仅次于O型(34.20%),位居第二位。从地理分布来看,A型血在中部地区(如长江流域)和部分南方省份比例较高,形成明显的地域性差异。例如:
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安徽等中部省份A型血占比超过30%,其中湖南省A型血比例高达35.26%。
云南、四川、浙江等地的A型血比例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北方省份如山东、河北、山西等地则以B型血为主,A型血占比相对较低。
2. 民族与历史背景影响
汉族的A型血比例约为28.29%,主要源于南方古代农耕民族的基因融合,如楚、苗等族群。
藏族、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A型血比例较低(约20-30%),与游牧或高原环境的历史适应相关。
研究显示,A型血可能与古代南方农业社会的饮食习惯(以植物为主)及迁徙路径有关。
3. 南北差异与分区
根据陕西省人民医院的研究,中国ABO血型从北向南分为四个区域,其中:
Ⅱ区(华北、东北):B型血为主,A型血占比约23-28%。
Ⅲ区(长江流域):O型血占40-44%,A型与B型接近,比例约为23-28%。
Ⅳ区(华南):O型血为主(38.74%),A型血仅占20.62%。
全球血型分布特征
1. 总体趋势
O型血为全球最常见类型,占世界人口的39%-46%,在美洲、非洲和大洋洲占据主导地位。
A型血在欧洲和东亚部分地区(如日本)比例较高,约占全球人口的27-30%。
B型血在亚洲中部(如印度、中国北方)和西非较为集中,全球占比约20-25%。
AB型血最为稀有,全球平均占比不足5%。
2. 区域分布亮点
亚洲:B型血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大洲,例如印度(40%)、中国(28.17%);日本A型血占比高达39%。
欧洲:A型血占主导,如挪威(50%)、德国(45%),部分东欧国家则以O型为主。
美洲:O型血占绝对优势,南美洲部分地区(如哥伦比亚)高达61%,美国O型血占比约49%。
非洲:O型血为主(如加纳、埃及),部分西非国家B型血比例较高。
中东:O型血占比约41%,但亚美尼亚、阿塞拜疆等地A型血更常见。
3. 特殊案例与历史因素
拉丁美洲因原住民基因影响,O型血比例接近90%。
澳大利亚原住民O型血比例高达58.6%,可能与孤立进化有关。
游牧民族(如蒙古族、满族)B型血比例较高(40-60%),反映其历史迁徙和饮食结构。
数据来源与地图参考

以上数据整合自多项研究,包括陕西省人民医院的全国性调查、国际血型统计及民族血型分析。如需进一步查看详细分布地图,可参考:
中国ABO血型分布地图(陕西省人民医院研究);
全球血型分布热图(维基百科及区域研究报告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