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A型血被称为危险血”的说法,主要源于多项研究指出A型血与某些疾病的风险关联性较高。尽管这一称呼并非医学界的官方定义,但以下科学依据可能解释了这一观点的来源:
一、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升高
1. 冠心病风险更高
研究发现,A型血人群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,即“坏胆固醇”)水平普遍偏高,而这两种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。例如,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研究显示,A型血人群冠心病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血型(57.1% vs. 47.3%)。
机制推测:ABO血型基因与胆固醇代谢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位点,可能导致A型血人群更易出现血脂异常。
2. 早发性中风风险增加
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表明,A型血人群在60岁前发生缺血性中风的风险比其他血型高18%,可能与凝血因子(如纤维蛋白原)水平较高、血液黏稠度增加有关。而O型血因凝血因子水平较低,风险相对最低。
二、癌症易感性更突出
1. 消化道癌症风险显著
多项研究表明,A型血人群对胃癌、结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易感性较高。例如,一项覆盖30个国家、纳入10万例癌症患者的研究显示,A型血人群整体患癌风险比其他血型高12%,尤其是胃癌和结直肠癌。
可能原因:
2. 女性乳腺癌、卵巢癌风险
A型血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2%,卵巢癌风险增加16%,可能与激素代谢或炎症反应相关。
三、其他健康风险关联
1. 新冠肺炎重症风险
部分研究指出,A型血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呼吸衰竭的风险更高,可能与血型抗原影响病毒入侵或免疫反应有关,但这一结论仍存争议。
2. 心理健康与免疫特性
四、为何称为“危险血”?——统计学关联而非绝对因果
上述研究均表明,A型血与某些疾病的关联性属于统计学范畴,而非直接因果关系。例如:
医学界目前未将血型列为疾病危险因素,更多是提示个体需关注自身健康指标(如血脂、血糖)并调整生活习惯。
A型血被称为“危险血”主要源于其与心脑血管疾病、癌症等风险的关联性,但这些结论仅提示概率性风险。与其过度担忧血型,不如通过定期体检、控制饮食、规律运动等方式降低疾病风险。健康生活方式才是影响寿命和疾病的核心因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