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BO亚型(包括A亚型、B亚型、AB亚型)的检测需要结合血清学试验、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临床特征综合判断。以下是具体的检测流程和方法:

一、初步筛查:正反定型不符
ABO亚型的首要线索是血型鉴定中出现正定型与反定型不一致。例如:
正定型(红细胞抗原检测):亚型红细胞与标准抗A/抗B试剂的反应强度显著减弱(如凝集强度≤2+),甚至出现混合视野凝集(部分细胞凝集,部分不凝集)。
反定型(血清抗体检测):血清中可能检出不规则抗体(如抗A1或抗B),或抗体反应强度异常(如仅低温下反应)。
二、血清学检测技术
1. 试管法与凝集强度分析
试管法比玻片法更敏感,可通过离心增强反应,观察凝集强度和状态。
凝集状态判断:
混合视野凝集(如A3、B3型):凝集与非凝集红细胞共存,凝集比例≥50%为A3/B3,<10%为Aend/Bend。
低温增强反应:某些亚型(如Ax、Bx)在4℃下反应更明显。
2. 特异性试剂辅助检测
抗A1试剂:用于区分A1与A亚型(如A2、Ax等),正常A型红细胞与抗A1反应强(4+),而A亚型不反应或弱反应。
抗H试剂:检测红细胞H抗原强度:
非AB型亚型的H抗原通常较强(接近O型红细胞);
AB亚型(如AxB、ABx)H抗原较弱,而顺式AB型(如CisAB、B(A))H抗原较强。
抗AB试剂:增强弱A/B抗原的反应,例如Ax红细胞与抗AB的凝集强度明显高于抗A。
3. 吸收放散试验
用于检测极弱抗原(如Ael、Bel亚型):
吸收试验:将待检红细胞与抗A/抗B血清孵育,观察抗体是否被吸收。
放散试验:通过加热或化学方法释放被吸收的抗体,检测放散液中是否存在抗A/抗B。
例如,B(A)亚型的B抗原吸收抗B能力弱,但放散抗B能力较强。
4. 唾液血型物质检测
通过检测唾液中分泌的ABH血型物质:
A亚型唾液可能分泌少量A物质;
非分泌型(无ABH物质)需结合其他检测排除。
三、分子生物学检测
对于血清学难以明确的复杂亚型,需通过基因分型确认:
PCR-SSP(序列特异性引物法):快速筛查常见ABO亚型基因型(如Ael、B(A)等)。
基因测序:分析ABO基因第6、7外显子突变,明确罕见亚型(如A307、Ael02等)。
四、临床案例分析
1. 案例1(A亚型):
患者正定型抗A反应弱(混合视野凝集),反定型检出抗A1抗体,经吸收放散试验和基因测序确诊为A3亚型。

2. 案例2(B(A)亚型):
正定型显示B抗原弱反应,反定型存在不规则抗A,结合抗H检测和基因测序确认为顺式AB型。
五、注意事项
1. 排除干扰因素:疾病(白血病、移植)、药物(免疫抑制剂)可能导致抗原减弱,需结合病史分析。
2. 输血策略:亚型患者需输注同型或O型洗涤红细胞,避免溶血反应。
3. 参比实验室送检:常规实验室难以检测的罕见亚型,需送专业机构进一步鉴定。
总结
ABO亚型的检测需通过正反定型筛查→特异性血清学试验→吸收放散验证→基因分型的递进流程。关键试剂(抗A1、抗H、抗AB)和分子技术的结合是准确分型的核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