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医学研究和临床资料,父母分别为A型血和B型血时,他们所生的孩子通常不会发生ABO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症。以下是详细分析:
1. ABO溶血症的发生条件
ABO溶血症主要发生在母亲为O型血,而胎儿为A型或B型血的情况下。这是因为O型血母亲体内天然含有抗A和抗B的IgG抗体,这些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,攻击胎儿的红细胞,导致溶血。
若母亲是A型或B型血,其体内不会产生针对自身血型抗原的抗体,因此即使胎儿为B型或A型血,也不会引发母体产生攻击性抗体。
2. A型和B型血父母的后代血型
父母分别为A型和B型血时,孩子可能的血型包括A型、B型、AB型或O型。此时:
母婴血型不合的概率较低:只有当母亲和胎儿血型不合(如母亲为A型,胎儿为B型或AB型)时,理论上才可能发生溶血。但实际中,A型或B型母亲体内缺乏针对自身血型抗原的抗体,因此即使母婴血型不同,也不会引发免疫反应。
临床案例极少:目前医学文献中,A型或B型母亲所生婴儿因ABO血型不合导致溶血的案例非常罕见。
3. 其他溶血可能性
虽然ABO溶血症概率极低,但需注意以下特殊情况:
Rh血型不合:若母亲为Rh阴性(如“熊猫血”),父亲为Rh阳性,胎儿可能因Rh抗原引发溶血(如Rh溶血症)。但这种情况与ABO血型无关,且第一胎通常不受影响。
其他血型系统:如MN、Kell等罕见血型系统不合也可能导致溶血,但发生率极低。
4. 需要警惕的情况
若孩子出生后出现以下症状,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因(如感染、遗传代谢病等):
黄疸出现早且迅速加重(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);
贫血、肝脾肿大;
胆红素脑病(如嗜睡、抽搐等)。
总结

A型和B型血父母的孩子一般不会发生ABO溶血症,无需过度担忧。
若母亲为O型或Rh阴性血,则需通过产前血型抗体筛查、B超监测等方式评估风险。
孕期定期产检和新生儿出生后的黄疸监测是预防溶血症的关键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