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课文原文
《自相矛盾》(出自《韩非子·难一》)
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“吾盾之坚,物莫能陷也。”又誉其矛曰:“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”或曰:“以子之矛,陷子之盾,何如?”其人弗能应也。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,不可同世而立。
二、课文译文
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,夸耀自己的盾说:“我的盾坚固无比,任何东西都刺不穿它。”接着又夸耀他的矛说:“我的矛锋利极了,没有它刺不穿的东西。”有人问他:“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,结果会怎样?”那人哑口无言。无法被刺穿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穿的矛,不可能同时存在。
三、学习要点解析
1. 作者与背景
2. 重点字词解析
| 字词 | 解释 | 例句/用法 |
|-|-||
| 鬻(yù) | 卖 |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|
| 誉 | 夸耀 | 誉之曰:“吾盾之坚……” |
| 陷 | 刺穿 | 物莫能陷也 |
| 弗 | 不 | 其人弗能应也 |
| 夫 | 发语词,无实义 | 夫不可陷之盾…… |
3. 寓意与启示
4. 课后习题解析
四、拓展知识
1. 韩非子名句:
2. 历史背景:故事暗含法家对儒家“圣人之治”的批判,认为理想化的主张与现实逻辑冲突。
五、学习建议
如需更详细的课文解析或练习题,可参考教材配套资源或文中标注的网页来源。